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農產品生產追溯能夠一勞永逸解決農產品追溯與安全的問題嗎?

農糧署去年(2015)年開始砸了大把經費推動農產品生產追溯制度,試圖重新喚回國人對於國產農產品的信心,一推出在農民間的反應也不錯,加上在批發市場下足力道推動,申請案數節節攀升。但是這個制度真的能夠一勞永逸解決農產品長期被人詬病的安全問題嗎?
之前因為濫用標章,在民眾心中幾近信用破產的吉園圃制度,本來在農糧署的規劃中,是要以生產追溯制度取而代之,但是台灣名產,基層反彈一出,政策急轉彎,原本要落日的吉園圃變成與生產追溯並行存在了。最大的不同是,吉園圃原本的規劃僅有蔬菜水果進入制度內,而生產追溯擴大至糧食產品和茶葉等特用作物。原本農糧署的用意是希望藉由農民自行揭露自己的生產者諮詢(對個人來說就跟個資無異),讓農民建立對自己產品負責的精神,也讓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滿足資訊查詢的需求。不過安全就真的是「找的到正主兒」就解決了的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