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品質系統與集團化導入農業生產,臺灣農業的新變革

感謝中華民國品質協會邀稿,本稿件同時刊登於品質月刊2016年八月號,線上版延遲半個月發表。第一次撰寫這麼長的稿件,而且沒什麼圖片,閱讀起來不會太輕鬆,請各位多多指教。

般人的認知裡,農業是一個高勞力密集、低技術密集、集約式生產的行業,在GDP總量佔據5%不到的產業,如何能夠享有中央政府高達6~7%總預算的關愛?以國土安全與社會正義的角度看,農業生產有穩定氣候、提供國內市場穩定農產品消費、老農照護、補充地下水源,建構農村經濟鏈等功能。在臺灣的糧食自給率因為飲食西化降至30%左右的情況下,水稻的需求量銳減,加上砂糖開始以進口為主,在1960年代以水稻、甘蔗為國內兩大龍頭的農業生產銳減,因此造成了許多的農地進入休耕或廢耕狀態。近年來,由於臺灣發展重型工業與製造業因為中國紅色供應鏈的排擠呈現逐年萎縮的狀況,發展已久的農業開始重新受到重視,加上食品安全的問題層出不窮,消費者開始對食品、農產品的品質與安全保證產生信任危機,生產具備高品質與安全可信任的農產品,便成為目前在農業生產上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

臺灣的農業發展,自二戰後因為國民政府實行土地改革的原因,使得土地的持有權變的非常複雜,加上一代一代的繼承造成地目零碎,錯綜複雜的土地持有關係就是目前我們所觀察到「小農」生產者眾多的原因。小農生產者的特性就是土地持有面積小、難以蓄積資本、機械自動化操作困難、高度仰賴人力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另一個問題是現在的農戶屬於專業農戶的比例已遠比1980年代為低,大多在農閒時刻具有其他經濟活動或工作,稱為「兼業農」。兼業農的特性為他們主要會生產技術門檻較低,以及在收穫之後能交付盤商或糧商免除後端銷售門檻的作物,例如水稻、高麗菜等。小農與兼業農對於提高農產品品質與安全性常處於有心無力的狀態。這種現象的產生,與他們的從業規模具備相當高的關連性。之前的政府提出許多改革方式,例如「小地主大專業農」希望持有土地的農民釋出土地讓有能力耕種的專業農民進行大規模的農業生產,藉以提升經濟規模,提高資本累積速度,才有辦法在品質層面進行加強。但是成效卻相當有限,原因在於許多農民認為這是新一波的土地改革,貿然出借農地的使用權可能會導致所有權的變動,紛紛表示消極對待。而農民組成的團體,如產銷班、生產合作社等,許多時候流於領取補助的人頭單位,對於轄下農民的生產並不具備約束力,甚至並沒有從事實質的生產。提高農產品生產品質的宣示,是否因此流於口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