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

還要再迷信農藥快篩多久?

又爆出農產品在農藥快篩上面產生的糾紛,同樣的月經文又浮現出來了。

「農藥快篩到底準不準確?」

可以跟大家說,不準確。

前幾天收到一張中興大學曾德賜老師翻譯的殺蟲劑機制與其分類圖說,剛好可以用來說明。(點圖可以看原始大小)

這張看起來很恐怖的圖,是目前有在國際農藥組織登錄的藥劑種類,我們可以看到左上方有一個分類1 「乙醯膽鹼酶抑制」,目前的快篩,只能針對這個項目下面的農藥進行偵測。偵測的方式,是用呈色反應方式看乙醯膽鹼酶的抑制率,抑制率越高,代表毒性越高。

但是這跟農藥容許量並非完全掛勾,因為每一種農藥,他對於乙醯膽鹼酶的抑制能力都不一樣。所以就出現了「偽陽性」跟「偽陰性」兩種問題。

偽陽性:化學法去看沒有超標,但是因為酵素對他很敏感,所以抑制率表現的超級高
偽陰性:化學法檢測已經超標,但是酵素的反應比較遲鈍,所以看起來是過關的!

快篩檢測出偽陽性的時候,就是農民吃虧。偽陰性,大家都吃得很開心。

而且如果眼尖的讀者應該有看到,像是廣為人知的「寂靜的春天」的元兇DDT,竟然快篩法沒辦法檢測出來耶!雖然臺灣已經禁用DDT,應該不太會有人使用,但是也顯示出快篩法的盲點。
另外曾老師很用心,他用各種顏色標明各種藥劑的急毒性,從圖上也可以看出,快篩法篩的大多是劇毒到中等毒的藥劑,但仍然有很多中等毒的藥劑成為漏網之魚,沒有辦法監測出來。因此,就算快篩結果pass,就真的證明是安全的嗎?另外,這張圖只是殺蟲劑的範圍,殺菌劑、殺草劑另外各有一張跟這張表一樣篇幅的整理表。快篩看不見的殺菌劑,會不會對人類有風險?殺菌劑大多都是屬於低毒性是沒有錯,但是他們殺菌的機制很多都是干擾真核細胞裡面細胞核的代謝機制,進入人體之後急毒性雖低,但有比較高的致癌風險。目前,有一些特定酵素可以跟特定的農藥進行反應,然後可以讓人類做定量的參考,但是經濟性太低了,化學檢測方法仍然是現在最精確的把關方式。而更好的把關方式,就是從源頭就開始好好的管理。

你還相信快篩過了就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