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經濟起飛,農業為底,輕工業開始打出江山,在開始發展電子產業之後突飛猛進。近年來各地都興起一股規劃科技園區的風潮,想說蓋了科技園區,就能仿效竹科風光,帶來滾滾錢流。但是真的每個地方都適合興建科學園區嗎?
台灣電子業大多以代工為主,在現在代工毛利偏低的情況下,必須仰賴大量的訂單來維持獲利,而台灣的電子代工產業是能源和水資源密集使用的產業,要開設一個科技園區,最先需要克服的問題就是水資源的取得。而台灣有限的水資源,如果都供應給這些代工廠商使用,那被犧牲的農業用水跟民生用水何其無辜?況且長期以來電子代工業對於廢水處理常常陽奉陰違,未經處理的廢水經由暗管排放,若非有人主動檢舉,在糾察上有相當的困難。另外,違法私鑿的深水井也在雲嘉地區造成了地層下陷的危機。會有人說農業也常常使用抽水馬達抽取地下水使用,但是灌溉用水進入水田之後,會漸漸隨著土壤孔隙回到地下水層,具有回收再利用的特性。
科技園區把水搶走之後,原本的農地缺少灌溉水源只能被迫休耕,之前政府卻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例如缺水、老農耕作能力減低、公糧過剩等等以發放休耕補助的方式來漸漸荒廢掉原本肥美的耕地,再用農村再生的大旗將地點好的農地蓋上一棟棟大洋房,美其名照顧農民,實際上獲利的都是政商關係好到不行的商人們。
近年來,國內的休耕面積最高曾經達到23萬公頃,比實際種植的面積還大。這是個非常大的危機,是的,農業的產值或許不如電子業億來兆去,但是我們並不能啃著晶圓和LED填飽肚子。越來越多的科技園區,所從事的製造行為都是對國家的環境造成大量負擔,卻不一定能夠有效的控制污染的擴散,台灣人什麼時候變成只要錢什麼都不要了?父祖留給我們一片好土地,把好土地留給我們的孩子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
延伸閱讀
黑金引導中科引水工程
天花湖的未知數
細說《農村再生條例草案》 悲慘小農的未來際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