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

2019, 寫在新任農委會主委上任之前

新閣上任,農委會由規劃政策三年的陳吉仲副主委真除,這邊先恭喜陳主委。

但是這應該是沒有任何新官上任的喜悅,因為國內農業所面臨的問題太多了。

農民朋友會關心的主要是價格,消費者則比較著重於安全。不過在這邊,小編想提出幾個方向,希望大家一起來動動腦,因為農業並不是只有農民需要,而是全民都仰賴的一個產業。



首先,在農產品價格的浮動上,政府本身應該尊重市場機制的運作。什麼是市場機制?東西多就掉價,東西少就漲價,這是最簡單的解釋方式,也是經濟學的第一課「供需法則」。政府不應該實際介入做「定價」的工作,也就是說,長期以來的「公糧收購」政策有嚴格檢討的必要。政府需不需要購置公糧?當然需要,因為那是做為戰備使用的糧食。但是價格怎麼定,就會牽動到國內其他糧商的收購價格。而長期以來,收購公糧以量優於質的方針,也讓有些稻田的管理疏忽了。菜價、蛋價、豬價等等大宗農產品的價格也是相同,政府應該做的最重要事情,不是干預,而是監控。並且將市場訊息盡可能地「公開透明」。大家都說農民喜歡賭博,但換個角度想,就是因為資訊不透明,才會想要賭賭看。市場訊息都公開了,雖然可能會有大農戶可以提早因應操作,提高市場干預性的可能,但也能避免更多小農散戶被「坑殺」的命運。

其次,健康看待農產品的進出口。台灣是個海島國家,又位在西太平洋的季風帶,在農產品的自給自足方向,會受到大量季節性因素的影響。進口農產品來供應國內的需求是一定需要的,二戰結束時,臺灣有兩百萬公頃耕地,人口四百萬人。現在的農地面積跟人口數量已今非昔比,耕地剩下四分之一,約五十萬公頃,人口則是成長了將近六倍。農業生產技術再怎麼厲害,也沒辦法是之前的24倍。但是除了進口國內生產成本較高的農產品之外,臺灣許多的農業政策都參考著日本,日本在規劃「進攻型農業」的時候,其實也面臨了國內農產品被進口農產品擠壓的現實。日本人做到的是,區隔化產業,並且瞭解目標市場的實際需求,採取訂製的方式來生產農產品,也就是攻敵所必救。同時,同樣是島國的日本,輸出農產品一樣要靠海運或空運,日本政府花了相當多的經費在研究如何以科學的方式運銷農產品到市場國家。臺灣若要仿效日本,那麼不僅僅只是「搶訂單」而已,從頭到尾的產業鍊配合都要建構,農產品跟一般產品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會隨著時間腐敗,而且很多是難以保存的。以臺灣最有競爭力的熱帶水果類為例,除了紅龍果尚能忍受一些低溫,其他的水果很容易在運銷過程中因為低溫產生寒害。換成你是消費者,你也不願意買一個看起來賣相很差的進口貨。臺灣農業要打出口,除了中國,日本肯定是一個相當大的市場,東京奧運2020良機切勿失手。要如何控制生產、規劃生產,並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眾人集結力量,也要面臨規格一致性的挑戰,同時要注重安全與永續發展,持續地推動良好農業規範,讓農民生產過程有遵循的方向,才有達成上述目標的可能。
豬瘟的問題其實只是一個點,延伸出來的是臺灣的農業應該如何持續進步。以往臺灣用大量的保護策略來hold住農民,不管是補助或是政策保護,臺灣農民辛勤是事實,但是產業缺乏進步的動力。要持續維持臺灣農業在東亞甚至全球的領先地位,不能只靠改良場悶著頭做研發,鼓勵農民創新跟法規的相對應進步,才能創造更強的動力。也能讓傳統的守舊派知道,如果不往前進步,會被時代拋棄,而不是作為產業的絆馬索,用悲情跟無助作為訴求去綁架整個產業前進的動力。
農地的管理牽涉到太多的利益糾紛,但身為農業的主管機關,捍衛農業的權益是必然的,煩請主委在農地開放的議題上,即便經濟部跟民代會有嚴重的壓力,也應該要挺住,環境部應該是農委會最佳的戰友。主委之前已經做過了政策的宣示要捍衛農地,請讓全臺灣的農民都看到這樣的決心。農地的買賣、農舍的興建,都是非常煩人但一息當中都影響到未來臺灣農業的永續發展。
農民跟農企業之間的關係磨合是另一個重點,臺灣是淺盤市場,物價波動大,所以農民普遍不愛信任企業體系,想要自己去市場交易。不過隨著消費型態的改變,單一農民在市場上的角色逐漸無力化,未來仰賴農企業或農民組織協助整合農民的生產力量跟規劃生產,會是臺灣農業能不能蛻變的一個關鍵。農民組織從以往的農會、產銷班、合作社,到現在會出現的公司型態經營,在法律跟輔導上的規劃,要有與時俱進的方案。水利會收歸國有之後,在水權的分配上必須要更公平,農民的反彈力道才會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