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休耕,誰獲利了?

台灣的農業政策裡面,有一項政策可說是獨步全球,那就是休耕制度。

曾幾何時,台灣從大家搶地種變成了大家搶休耕。政府對於休耕的說詞,大多不出幾個原因:1. 水庫水不夠了,沒有辦法供應稻作水源。2. 國內稻米生產過剩,公糧收購已達上限。3. 國人飲食習慣改變,不需要種植這麼多稻米。4. 加入WTO後國外稻米可以進口,低價稻米恐衝擊國產稻米.....


繞來繞去,讀者諸君是否有觀察到幾個盲點?
為什麼幾乎只有稻田在喊休耕?
為什麼不種稻,也不讓土地去種其他東西?
為什麼稻米會生產過剩?
休耕之後,國家省下的是什麼?農民得到的是什麼?

臺灣休耕的最大原因,其實是水資源分配的問題,幾個農業大縣的水源來源都大不相同,彰化、雲林仰賴的是濁水溪水系的溪水引流和地下水。嘉義、台南靠的是嘉南大圳引流烏山頭水庫、曾文水庫、白河水庫的存水。高雄、屏北依存高屏溪水系,屏南因水源較不易取得,水田較少。東部地區靠著地面水系引入灌溉水即可。

而近年水庫水量不足,或是溪水乾涸的問題,首先是上游集水區經過大雨沖刷經常發生土石流,大量的土石沖入水庫,造成水庫淤積。水庫的有效蓄水量下降,自然造成水資源的不足。



攝於霧社,萬大水庫淤積嚴重,每年都要花政府大筆鈔票做清淤工作。
當然近年來天氣變化劇烈,強降水的機率增加,連帶的使得土石流的機會也變多。不過政府在防治土石流的層面上還是屬於比較被動的層面,甚至對於高山農業的開發方式都採取消極被動的管理方式。高山農業不是不能開發,但是水土保持的工作要做的更為確實。萬大水庫的上游便是近年來常常發生土石流災情的奧萬大、廬山一帶。現在水利局能做的,只是長期租用砂石車不斷的清淤,二十噸卡車不斷往返埔霧公路之間,挖土機清淤的速度永遠比不上一晚大雨沖刷下來的數量。水資源的吃緊,的確造成政府管理的壓力,在民生用水、工業用水和農業用水的競爭上,農業用水常常都是被犧牲的一方。


興建在濁水溪中游的集集攔河堰,可以說是近二十年來台灣最大的水利工程。但是隨著國科會規劃中科園區的發展,水利會調撥大量濁水溪水源到中科和台塑六輕園區,造成濁水溪下游如溪洲、西螺等地灌溉用水短缺,農民許多不是被迫休耕就是鑿私井抽取大量地下水使用。造成了下游河床沙漠化和地層下陷。水利會只顧著賣水,並沒有想著其他廣大的農民該怎麼籌水種植,畢竟,賣水給六輕跟中科價錢比較好,整個濁水溪流域的農業產值,似乎也比不上一個六輕,一個中科四期。

現今,農業的社會價值並不在於GDP,或許我們已經走過那個靠著農產品挺起工業的年代,再也不需要靠著洋菇、蔗糖和鳳梨揚威國際。不過台灣受到上天恩賜,享有北回歸線的冬夏分明,又沒有沙漠氣候的侵擾。除了需要較乾燥氣候的麥類較難種植之外,台灣幾乎沒有作物不能種植。台灣的農業技術不管是民間或是官方,在國際上都享有極高的評價,可說是另一項台灣奇蹟,不過現在我們卻把這項自己創造的奇蹟半埋進墳墓裡。

政府常在強調休耕的目的在於因應加入WTO之後國內糧食生產的成本會遠高於進口糧食,為了保護國內的稻作產業,所以休耕降低產量。這是多麼荒誕的理由?國內所面臨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外國米傾銷,而是因為飲食結構的改變導致稻米攝取量降低,連帶使得國內的糧食自給率不斷下降,稻米產量過剩國人卻不吃飯,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的政府,才是休耕政策背後最大的黑影。

糧食自給率對於國家安全有著長遠的影響,同時,農業生產可以提供穩定的就業來源,讓農村經濟活絡。休耕的政策,片面上看來解決了很多問題,但是製造出了更多的問題。適度的休耕轉做綠肥作物可以收到讓土地休息、減少肥料繼續酸化土壤、增加土壤內有機質和微生物數量等好處,但是長期的休耕,會讓耕地荒蕪,連續使用某些綠肥作物還會導致病蟲害猖獗,農民習於領錢休耕,漸漸遺忘耕作的重要性。甚至,休耕補助已經淪為政策買票的工具。站在國家的角度,應該盡量活化土地使用,水稻耕作減少可以轉做其他需水量較少,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農民沒有相關的生產技術則由農會為中心作地區性的推廣。

另外,一般民眾可以支持國內農業的方式其實很簡單,多一餐吃飯,或是米製品(米苔目、碗粿、米粉、肉粽)等等。刺激國內稻米市場需求上升,價格和收購數量增加後,也會增加農民的生產意願。一個農村的經濟生產鍊都是依靠在農作物上,農作物種植需要農機、需要種苗、需要農藥跟肥料、需要人工、收穫後需要調製、包裝需要紙箱運費等等。如今休耕把源頭給斷了,後續的產業也會跟著萎縮,影響的產業並非只有農業而已。

我們當然知道重工業發展的重要,但是沒有之前的辛苦務農賺取外匯,國家哪有資源發展工業?站在回饋的立場,重工業逼死農業其實也是說不過去。我們樂見政府把稅金拿來改善農業生產環境,鼓勵農人生產更為優質的農產品就近供應國內市場,甚至外銷賺錢。而不是把錢丟去休耕政策,對不起台灣萬畝良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