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品質系統與集團化導入農業生產,臺灣農業的新變革

感謝中華民國品質協會邀稿,本稿件同時刊登於品質月刊2016年八月號,線上版延遲半個月發表。第一次撰寫這麼長的稿件,而且沒什麼圖片,閱讀起來不會太輕鬆,請各位多多指教。

般人的認知裡,農業是一個高勞力密集、低技術密集、集約式生產的行業,在GDP總量佔據5%不到的產業,如何能夠享有中央政府高達6~7%總預算的關愛?以國土安全與社會正義的角度看,農業生產有穩定氣候、提供國內市場穩定農產品消費、老農照護、補充地下水源,建構農村經濟鏈等功能。在臺灣的糧食自給率因為飲食西化降至30%左右的情況下,水稻的需求量銳減,加上砂糖開始以進口為主,在1960年代以水稻、甘蔗為國內兩大龍頭的農業生產銳減,因此造成了許多的農地進入休耕或廢耕狀態。近年來,由於臺灣發展重型工業與製造業因為中國紅色供應鏈的排擠呈現逐年萎縮的狀況,發展已久的農業開始重新受到重視,加上食品安全的問題層出不窮,消費者開始對食品、農產品的品質與安全保證產生信任危機,生產具備高品質與安全可信任的農產品,便成為目前在農業生產上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

臺灣的農業發展,自二戰後因為國民政府實行土地改革的原因,使得土地的持有權變的非常複雜,加上一代一代的繼承造成地目零碎,錯綜複雜的土地持有關係就是目前我們所觀察到「小農」生產者眾多的原因。小農生產者的特性就是土地持有面積小、難以蓄積資本、機械自動化操作困難、高度仰賴人力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另一個問題是現在的農戶屬於專業農戶的比例已遠比1980年代為低,大多在農閒時刻具有其他經濟活動或工作,稱為「兼業農」。兼業農的特性為他們主要會生產技術門檻較低,以及在收穫之後能交付盤商或糧商免除後端銷售門檻的作物,例如水稻、高麗菜等。小農與兼業農對於提高農產品品質與安全性常處於有心無力的狀態。這種現象的產生,與他們的從業規模具備相當高的關連性。之前的政府提出許多改革方式,例如「小地主大專業農」希望持有土地的農民釋出土地讓有能力耕種的專業農民進行大規模的農業生產,藉以提升經濟規模,提高資本累積速度,才有辦法在品質層面進行加強。但是成效卻相當有限,原因在於許多農民認為這是新一波的土地改革,貿然出借農地的使用權可能會導致所有權的變動,紛紛表示消極對待。而農民組成的團體,如產銷班、生產合作社等,許多時候流於領取補助的人頭單位,對於轄下農民的生產並不具備約束力,甚至並沒有從事實質的生產。提高農產品生產品質的宣示,是否因此流於口號而已?

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aiwan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TGAP)的訂定,似乎讓提升農業生產品質露出了一線曙光。這個規範的訂定,最早是為了配合產銷履歷制度,必須提供一個作物生產的標準作為驗證機關進行實際的驗證查核時使用,加上農業生產上所涉及的範疇,包括土壤、環境保育、種苗選擇、病蟲害防治、田間衛生、採收衛生等相當遼闊,於是在2007年開始,農委會開始責成各個農業改良場進行各種作物之TGAP的撰寫。截至20166月已有超過140種類的TGAP發行,範圍包括農產、水產、禽畜、加工等,內文以風險管理的角度分析農業生產過程中,各個作業流程可能會產生的危害性,並且提供記錄表單,希望藉由透過農民使用相關表單進行作業記錄,來達到農產品安全風險的降低,以及提高生產品質的目標。進行產銷履歷驗證的農民在記錄生產工作內容後,還必須將記錄登打到政府所提供的電子資料庫中,提供終端商品的生產履歷揭露。在農業生產上,傳統的慣行方式對於記錄田間作業的各種參數並不重視,因此在每一季的生產上,常仰賴農民的經驗和記憶,這些「不傳之秘」雖說是農民心血的結晶,但缺乏精確性,常常無法作為實際改善生產品質的參考。在TGAP推動之前,農委會主要以吉園圃制度要求農民填寫用藥安全記錄,因為缺乏稽核制度流於形式上的記錄,對於實際生產的品質提升相當有限。透過TGAP要求農民記錄生產過程,原本受到農民相當大的反彈,認為填寫記錄可能會將自己的秘訣或是獨門配方外洩,或是平日的工作已經相當繁重,加上填寫記錄的功夫會增加負擔等因素。後來在先期輔導過程中輔導的農民在實際記錄作業並持續兩到三個生產季後,除了終端商品受到驗證價格提升的優點外,因為記錄的留存使得後期成本的計算以及田間操作的精細度得以提升,在生產成本與產品品質上可因為改善動作而得到改善,填寫記錄的觀念藉此才逐漸在農民圈內擴散開來,加上對外公佈的履歷資料將使用藥劑、肥料等具備機密性的資料去除,才讓農民對於登打記錄一事去除疑慮。剛開始適應的農民仍對於持續記錄相當的不習慣,常會有延遲記錄的情況產生,相對的讓記錄內容的可信度降低,但在配合外部驗證的稽核之後,這樣的情形有顯著的改善。

例如在葉菜類的生產過程中,需要進行病蟲害的防治,農民需依照程序書規定之內容購買正確的藥劑、並登錄實際的使用量、稀釋倍數、防治對象,並遵守安全採收期後才能進行採收。在修剪時,以往農民並不會注重器械的消毒衛生,導致若器械接觸感病株,病菌便可能隨著器械傳播到其他健康的植株上,造成二次感染。採收時若清洗的水源沒有做好管制,可能造成大腸桿菌、李斯特菌、肉毒桿菌等病原菌的污染,危害到後端食用的消費者健康。一些需要以購入種苗為種植材料的作物,如草莓,如果沒有要求進貨的時候檢查種苗是否健康或由種苗供應商出具證明,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罹病時,便會造成本身的損失。水產品進行三去三清(去鱗、去內臟、分切的合稱)時,作業內容需有哪些注意事項以免感染病原菌並保持魚體的潔淨。上述的內容,都是可能在農業生產上產生對於終端產品或生產過程的風險,TGAP透過風險評估的方式先行釐清風險內容,並建立近似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災害分析與控制點管理,為重要的食品品管手段之一)精神的管控點,農民遵從此規範操作便能迴避大多數可能造成品質或安全危害的情形。

產銷履歷制度在TGAP的規範下得以開始推展,在驗證的選項中分為個別驗證與集團驗證兩項,個別驗證主要為個體戶進行驗證,而具備法人實體,有建立具有內部管理能力的品質系統(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QMS)的生產團體,可以進行集團驗證。臺灣農業在品質層面的進步,便由開始進行集團化生產與導入品質系統管理後邁向新的道路。在TGAP內對於集團驗證的規範,要求集團內部的品質管理系統必須透過內部稽核能力有效控制生產操作符合品質手冊的要求,並且依據四階文件有效管控每一個生產環節,現場工作需遵循作業指導書或程序書的規範,並將工作內容記錄於表單上。集團驗證與個別驗證最大的差異在於個別驗證並不特別要求需具備內部稽核能力,但在集團驗證下品質管理系統與內部稽核機制均為必須建立,且經過驗證確定品質管理系統可正常運作,避免產生結構性問題(Structure Problem, 指在抽查過程中重複出現之問題,代表品質管理系統在此問題層面上效果不彰,會被判定為缺失)。如此具備內部管控能力的品質系統才能有效規範集團內部遵守品質手冊的要求進行生產,也才能在接受驗證時享有降低抽樣數目的優惠。

建立品質系統的目的,在於讓多數生產者能夠遵循同一個作業規範,如此才能在擴大產業規模的情形下,持續將生產品質往上提升。而在「小農」逐漸形成「大集團」的過程中,仍保留了小農原本的土地所有權,使得農民本身的受剝削感降低,更樂於加入集團運作模式,而集團除了透過品質系統管制農民的生產水準,更可以進一步規劃生產計畫,使得整個集團的供應層面能更為廣泛。比起傳統的小農生產模式,相形之下集團模式的風險與獲利可分擔到各個生產者身上,而且集團在產銷管理上有專人負責,小農無須煩惱農產品採收之後的銷售,更能專心在生產水準的提升,生產出品質、安全、衛生均達到水準,且具備追溯能力可自我負責的農產品。

小農加入集團所帶來的另一個助益是可以整合零碎的土地利用,臺灣的土地政策如前所述,造成了現今小農的持分破碎且不完整,對於機械化作業以及風險管控上都具有相當大的限制。尤其在病蟲害防治上,因為緊鄰可能為其他小農的作物,在施藥時可能稍有不慎便造成了鄰田污染,或是本身被鄰田飛散的藥劑所污染。不僅是有機農業深受鄰田污染之苦,一般慣行農業若被鄰田污染非本身作物可使用的藥劑,遭到檢驗查出時也要面臨罰款的命運。若透過集團化生產,將零碎土地整合運用,則可將不同作物的鄰接範圍降低,降低互相飄散造成的污染風險。而且單一作物集中在區域內生產,便能導入機械進行自動化作業,降低農民勞力付出。目前臺灣農村人力有兩大問題,一為老農民肯做卻做不多,二為年輕人想做多卻不肯做,並非指責年輕人之意,這邊的「肯做」意即實際用人工勞力去集約經營農業,年輕人想進行規模大的農業,自然對於機械的仰賴程度會提升,而高度機械化也必須有相對應的資本收益來支撐,因此集團化經營對於農村機械化來說,可說是不得不為的方向。

在走向品質系統與集團化的過程中,集團的領導階層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能否凝聚小農間的共識,使小農認同團體的價值與接受品質系統的管理,成為一個農企業能否成功的要素。以斗南鎮農會為例,自2004年開始接受農委會輔導以導入企業化管理為努力要點,在總幹事的堅持下,將轄內超過兩百公頃的馬鈴薯建立GPS圖台進行管理,並且強化農會的收購能力,需符合品質系統要求的才以較高的價格收購。2008年產銷履歷推動之始,斗南農會也立即加入推廣的行列,農會因此在馬鈴薯的市場上開始佔有一席之地,並且嘗試將品相較不受消費者喜愛的格外品透過與國內食品加工廠結合,製造原料純為本國產的馬鈴薯片,受到消費者歡迎。農會在獲利後進一步採購大型機械,在水稻、馬鈴薯、胡蘿蔔等作物開始進行農會代耕服務,降低勞力成本,並且在轄地機械需求空檔之際,還能出租機械至附近鄉鎮賺取額外收益,這種將收益繼續回饋到集團內部成員的經營方式,使得隸屬斗南農會的農民向心力極高。目前斗南鎮農會的代耕版圖已透過中衛體系拓展至四湖、元長、東勢、台西、二林、芳苑、六腳、將軍、佳里等鄉鎮,橫跨彰化、雲林、嘉義、台南,近年來更將經營觸角延伸至畜牧業,發展出肉牛產業,可謂國內集團化經營農業的翹楚。

臺灣農業目前面臨國際化的競爭,加入WTO、簽署TPPRCEP都可能造成國外的農產品藉由價格優勢對市場產生排擠效應,而臺灣除了在於滿足國內生鮮之需求外,勢必也要發展屬於臺灣特色的農產品進行外銷,也就是「攻擊型農業」。在外銷市場要闖出一片天,提升生產規模,足量供應,品質穩定且具備產品特色缺一不可,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透過集團化運作以及推動品質系統是勢在必行的。目前全球食品倡議(GFSI)所提出的多種食品的驗證採用系統以符合國際市場上的需求,在農產品項目唯一採納的標準是GLOBLEG.A.P.,相較於國內的TGAP標準,對於人員的安全、環境保育、生產衛生等要求更為嚴格。因此國內規範也必須進行同步升級,以滿足國內農業出口產業的需求,並且帶動內銷農業產業的品質、安全提升,臺灣農業才能自競爭的市場中擺脫以往的陳痾,成功轉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