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台灣小農,真的好?

近年來,一股文青風潮席捲整個台灣,小農生產者被形塑為土地的守護者、具有良心的食材供應者、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被產銷制度壓榨的受害者。社會被鼓吹要以實質購買降低小農所受到的剝削,鼓勵他們繼續從事農業,繼續替台灣守護這塊土地,小農生產者也可從中獲得應有的報酬,看似已經構成一個相當正向的循環。在大家親近小農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股對台灣不僅是農業,而是國土安全、食品安全都受到影響的隱憂。


在台灣的小農為什麼之前長期受到盤商壓榨,最後不得不走上自產自銷的道路?原因在於規模。規模帶來的是產量的提升、品質得以控管、風險相互分攤,在台灣土地持有零碎,加上耕者有其田政策帶來的陰影這兩大類土地現有的狀況下,要以單一個農民持有大片土地進行規模化的操作,是相當困難的事情。我們假設有一群農民的地比鄰而居,他們都是小農,分別種植稻米(藍色)跟蔬菜(黃色),在沒有協調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下面的情況:


因為兩種作物的管理方式都不一樣,所以可能會互相干擾,甚至造成兩邊農藥交互污染的情況。如果有規模的組織生產,就可能將土地的應用變成下面的情況:
受到鄰田影響的田地從本來的13變為6,大大降低了風險,也因為生產區域集中的關係,可以使用機械化降低人工,和集中進行栽培管理,減輕人力的成本。產量提升才足以建構屬於自己的品牌,進行行銷。坊間有許多的平台打著「幫助小農脫離盤商剝削」的大旗向消費者宣示,寫了一兩個小農故事吸引目光,但其實本身還是在做盤商的工作,有時也會用分批擊破的策略去削價。農民所得到的就是多一個通路販售而已,扣除各項成本之後,實際的獲益是否因此增加?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了。

在台灣,以小農為基礎生產單位的情況已經是個不可逆的事實,我們不能期待他們都能相互合併成為大農,畢竟在台灣的文化中,土地是維繫一個家族的重要因子,有土斯有財。但是可以鼓勵他們互相合作,不成大農,而成精農。唯有手頭握著產量、品質、管理技術三大籌碼,農民才有辦法在農產品交易市場的大風大浪中站穩腳步,穩定提供品質優良的糧食與農產品,消費者即便聽了許多故事內容,會讓消費者願意掏錢購買第二次的決定因素,依然是品質。如果小農沈溺在販賣自己的故事裡,而不在生產技術方面更加精進,那只不過是披著農民外皮的商人而已,而這些商人賣掉的,不僅僅是消費者對自己的信任,還可能是對整體農業環境的信任。堅持「古法」,卻把人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堅持「手作」,卻連基本的食品衛生安全觀念都沒有;堅持「環境友善」,卻連自己的灌溉水有沒有受到污染都不知道。若大眾仍不醒悟,台灣將面臨更重大的食安恐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