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農產品生產追溯能夠一勞永逸解決農產品追溯與安全的問題嗎?

農糧署去年(2015)年開始砸了大把經費推動農產品生產追溯制度,試圖重新喚回國人對於國產農產品的信心,一推出在農民間的反應也不錯,加上在批發市場下足力道推動,申請案數節節攀升。但是這個制度真的能夠一勞永逸解決農產品長期被人詬病的安全問題嗎?
之前因為濫用標章,在民眾心中幾近信用破產的吉園圃制度,本來在農糧署的規劃中,是要以生產追溯制度取而代之,但是台灣名產,基層反彈一出,政策急轉彎,原本要落日的吉園圃變成與生產追溯並行存在了。最大的不同是,吉園圃原本的規劃僅有蔬菜水果進入制度內,而生產追溯擴大至糧食產品和茶葉等特用作物。原本農糧署的用意是希望藉由農民自行揭露自己的生產者諮詢(對個人來說就跟個資無異),讓農民建立對自己產品負責的精神,也讓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滿足資訊查詢的需求。不過安全就真的是「找的到正主兒」就解決了的問題嗎?

在現在許許多多的農產品保證制度中,包括吉園圃、有機農產品、消費者共保(PGS)、生產追溯等等,都過於強調農民「自主管理」的比重。而民眾的想法沒有跟著時代推進進步,對於農產品的安全要求也僅止於「我不要吃到農藥」這樣的層面居多。在這個前提之下,農產品安全的議題就大多圍繞在農藥的存在與否上。而除了農藥殘留以外,農產品就沒有其他的食品安全因素了嗎?重金屬污染算嗎?工業污水污染地下水算嗎?不當儲存產生黃麴毒素算嗎?採後處理的失當導致產品腐敗算嗎?都算,但是一般民眾不是那麼在意。

既然如此,那農產品生產追溯制度是一個一無是處的東西嗎?其實也不盡然,透過最基本的生產者資訊刊載,在拍賣市場進行農藥抽檢時較能區分不同供應者的農產品,但並無法去追溯到是哪一個田區生產的。因為生產追溯的邏輯建立在一個人僅僅只有一塊土地進行生產的「超級小農」上。而就算農民本身清楚他多塊田區個別生產的農產品跟採收日期,缺少了足供佐證的資料,「個人記憶」的可信度其實是非常低的。不過站在使農民開始學習對自己產出的農產品負責的角度上來說,立意還算是相當良善的,希望臺灣的農民能因為自己的電子名片而逐漸跳脫之前盤商交易後責任脫勾的心態,漸漸開始學習田間的風險管理能力。另一個問題是標籤本身的可追溯性不高,開放給農民可以自行印製卻缺乏人力去全面抽驗管控的情況下,濫用仿冒的風險非常高。有一位從事進出口的業者向我透露他的憂心,由於目前中國市場對於臺灣貨還普遍存有高價與較為安全的印象,生產追溯可能會被中國本地貨利用盜印,混充成臺貨出售。農糧署對國內仿冒使用生產追溯標章的稽查、懲罰能力已經不高,如何更進一步保護海外的臺灣農產品?這是一個非常需要正面面對的問題。

追溯與安全的問題,必須跳脫「農藥殘留」這個點。農藥的使用的確會造成重要的食品安全風險,但是農產品的安全風險其實處處存在,也實際上有可能造成經濟和健康的損害,在臺灣市場逐步打開國際化的現實下,推升臺灣農業生產的基本能力,相關產業包括運送、銷售、儲藏、包裝、農機、農藥、肥料等等都必須跟著提升。希望未來透過社會與市場對於可追溯性跟安全的重視,能夠形成一股重要的拉力,協助臺灣的農業轉型向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