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4日 星期五

農產品驗證費用降低,是農民之福?消費者之福?

筆者據聞最近農糧署將要做出決議,全面調降各式農產品驗證費用,包括有機農產品及產銷履歷農產品的驗證費用參考費。也就是說,未來農民可能可以用比較低的費用,就獲得驗證的服務。乍聽之下,農民的成本降低了,轉嫁給消費者的成本也降低了,會有更多人被吸引來做相關的驗證,農產品安全性就會提升上來了,對於政府機關來說雖然減少了個別用戶的驗證補助,但是總戶數增加了,也不會有預算編了花不完的情況。驗證公司客戶也增加了,整體營收一定會比現在好。聽起來好像是個四贏的超級棒政策,但是農業圈裡面稍微熟悉驗證制度的人,對這件事情都很憂心。

驗證到底在玩什麼東西?

國際上面對於認驗證系統及符合性評鑑有非常嚴格的定義,但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學習 > 執行 > 檢查 > 修正 」的循環模式。驗證的目的在於確認受驗證的單位 (或許是人,或許是公司法人) 通過了某項的標準要求。這個標準要求可能很簡單,也可能很複雜,看各個驗證方案(scheme)而定。而社會大眾有時候對於驗證的內容不瞭解,常常就會用一個簡化的概念去直接認識驗證本身所代表的意義。例如很多人看到ISO 22000驗證就會說這是食品廠的安全驗證。大致上沒有錯,只是整個制度裡面可能要求非常多的規定,要維繫這樣的把關流程,驗證公司本身的能力就非常重要。

我們換個例子來說,從小到大我們接受學校的教育,現在的課本不是單一版本,他會依照一個課綱由書商去編寫內容,然後再給老師進行教學。要怎麼確定大家的學習成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透過定期的測驗,或是老師藉由平常的觀察來確定學生到底有沒有將學習的內容記住或是能夠實際應用。當然一個學生有沒有「學會」絕對不是靠一兩次考試就可以確定的,不過考試是一個相對來說客觀的方式。在認驗證這個體系下,「稽核」其實就是驗證機構來考試,驗證方案裡面可能會詳列出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稽核員就會依照這些重點去做調查,並且讓受驗證的單位知道他還有哪些地方是做的不夠的,就像是老師在改考卷一樣。考試不及格的,自然要安排補考,考的太差的,就可能會被「死當」。

驗證方案可以設計很多種考試方式,像是某些題目只要答錯就死當,某些題目可以允許錯個幾題,某些題目是加分題之類的。負責考試的稽核員除了要熟悉考卷內容跟相關的規定之外,因為產業作業跟規定上白紙黑字的東西一定會有出入,所以在產業經驗上也非常的重要,可以說,好的稽核員帶你上天堂,不好的稽核員讓你氣到子彈上膛。

以國人最關心的有機驗證來說,驗證公司就必須依照農委會所公布的有機農產品驗證標準去進行相關的驗證工作,觀察農民有沒有偷偷使用不應該使用的資材,瞭解他有沒有在有機規範底下盡量做好各項防護的措施,以及最重要的是否達到環境永續利用的目標。這裡面有很多的規定事項不是非黑即白的判定,所以需要稽核員的經驗來瞭解實際上操作的情況如何。養成一個有經驗的稽核員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雖然國內有必須跟案進行至少五天的稽核才能獨立作業的規定,但是五天其實不足以讓一個稽核員吸取完整的經驗。後續工作上的不斷累積更加重要。這樣透過有水準的驗證程序所監督出來的產品,才能夠獲得其他社會大眾的信任,我們才可以把稽核員當作代替我們監督生產者的化身。

很多人對驗證的態度其實是「花錢買一張證書」?

在臺灣因為農民耕作的面積通常較小,統計下來平均每個人的面積低於一公頃。在產出本來就比較少的情形下,要額外付出成本去驗證有時候對於農民來說的確是一筆沈重的負擔,所以政府推動相關的農產品驗證制度時提出補助措施其實有其道理。不過臺灣各項的驗證制度很多,有些有通過官方或國際認證組織的認可,有些是一間私人公司自己提出相關的保證,生產者跟消費者有時候並沒有辦法清楚的辨別各項驗證中的差異。但是抱著「多一張證書就多一個機會」的想法的生產者很多,並不一定只有在農業是如此。而驗證公司之間搶客戶越演越烈的情況也隨之產生,惡性競爭的情況下常常會使驗證的水準降低。

以農產品驗證的例子來說,政府提供補助是在農民通過驗證之後才會給予補助。所以如果這個農民因為生產的觀念跟技術還不夠,驗證公司判定不合乎驗證標準,這個農民所付出的驗證費基本上就血本無歸了,不僅沒有通過驗證,政府還沒有半毛錢補助。可是在惡性競爭下,有時候農民圈子裡面會互相打聽哪一間驗證公司的稽核員比較寬鬆,申請會比較容易通過,這樣就完全失去了驗證的意義。甚至有聽聞農民直接要脅驗證公司如果不給過,沒有補助款的話也不付帳,擺明要驗證單位收錢了事。

雖然這樣的傳聞大多屬於蜚短流長,沒有直接的證據。不過有這樣的風聲傳出,表示產銷雙方對於驗證的認知仍然存在問題。這時候驗證水準的維持,就是整個驗證制度有沒有辦法繼續走下去最重要的關鍵。如果大家目標都只是證書,而不是後面代表的生產技術的提升、環境的維護及食品安全的保護,這樣那張驗證證書有什麼意義呢?形同廢紙。

一分錢,一分貨

依照制度良好運作的驗證公司跟稽核員是協助農民改善問題,提升整體產業水準的的伙伴。可是現階段如果將營運成本驟然拉低,驗證公司能否還能維持以往的驗證水準?每一個案子的收入變少了,沒有辦法請太多的稽核員,導致稽核員必須疲於奔命,在經驗的累積跟傳承上開始缺乏,流動率也可能會變的很高。稽核員需要加班工作,或是要求「簡略」一點。農民一樣付出了時間跟金錢的成本,取得了證書,證書的「含金量」可能不如以往了。也可能因為驗證變的比較寬鬆,所以讓很多本來不能通過驗證還需要改善的生產者跟以往被嚴格要求的人取得同樣的市場地位,這樣公平嗎?對農民不公平,對消費者也不公平。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分錢買一分貨一直是生意場上的硬道理。如果未來驗證機構獲利很不錯,單位稽核成本降低,那基於彼此間的競爭自然會有降價的空間產生,官方直接砍天花板很可能就是逼迫驗證機構直接對現有的驗證水準costdown。

很能理解政府為了降低農民在驗證上的負擔以及吸引更多農民參加好的驗證制度所必須考量的方向。不過農產品驗證制度是一項已經累積十幾年的信用制度,現在消費者會信任這些制度,都是因為前面多年來整體認驗證制度嚴謹運行的結果。我們不能也不應該因為急迫的需要將以往累積下來的良好信用毀於一旦。市場餅若沒有做大,就算100%補助農民進行驗證,也是沒有用的,在消費者已經漸漸開始重視食品安全跟農產品生產過程的風氣下,政府應該將心力放在擴大整個消費市場基礎上,暢旺的需求自然會帶動價格跟數量,驗證品質也能在健康的市場成長下維持良性成長。

長年因為缺乏監督機制的吉園圃制度跌跌撞撞走了二十幾年之後,終於要卸下他的任務走入歷史,作為對農產品生產安全重視的一份子,自然會希望未來的相關制度要比吉園圃要更加進步,帶動臺灣農民持續往前邁進。如果只是為了要衝數量,把現有的制度再度吉園圃化,那何必讓吉園圃退場呢?繼續讓他承擔罵名就好了不是嗎?因為政府大放利多,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就進入制度的農民,雖不至於化為劣幣驅逐良幣,但是缺乏準備可能也會因為執行制度的挫折讓他們對制度規範灰心,並不會是一個相當完善的結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